3月16日,襄阳四中高二年级AI智能班50名学子,在武汉大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通过参观校园、聆听院士报告、体验学科实践等形式,同学们近距离感受百年名校的学术底蕴与创新活力,在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中收获成长。
行走珞珈:触摸历史与现代的交汇
武汉大学校园,樱花初绽,游人如织。巍峨的老图书馆、古朴的樱花城堡与现代化的教学楼交相辉映,令同学们目不暇接,赞叹不已。置身万林艺术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隧道,深刻体验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被誉为“最美大学图书馆”的老图书馆内,泛黄的档案、珍贵的影像与数字化展陈技术结合,生动呈现了这座百年学府从自强学堂到“双一流”高校的发展历程。“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有5名武大人。武大不仅是学术殿堂,更承载着‘教育救国、科教兴国’的精神。”讲解员的一席话让同学们热血沸腾。
漫步武大校园赏樱
在万林艺术博物馆参观
在老图书馆了解武大校史
对话院士:点燃科学探索的星火
当天上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爱我中华,科技报国”的专题报告。李院士早年留学德国,拒绝了德国和美国的高薪邀约,毅然投身祖国怀抱。报告会上,他以北斗导航、遥感监测、智慧城市等前沿技术为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时空智能如何赋能国家的军事、经济和民生领域。李院士动情地说,就是干到90岁、100岁,也要继续为国家的测绘遥感事业发挥光和热。“李院士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了我;他的报告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对测绘遥感学科的全新认知。”熊燃同学感慨道。
聆听院士讲座
学科探秘:在体验中感受知识魅力
下午的实践活动将研学推向高潮。在测绘学院,同学们看到了“珞珈一号”““珞珈二号”“珞珈三号”等科学试验卫星模型和几件精密仪器,了解到他们有中国测绘学科领域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还看到6位重量级院士的丰硕成果简介,仰慕之情油然而生。在数学与统计学院,“九宫格”“汉诺塔”“24点”“数独”“N秒挑战”等数学游戏更是人气爆棚,同学们活用数理逻辑,破解层层关卡。“原来数学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充满惊喜的思维旅程,是解决问题的利器,具有创新探索的无限可能!”李祥炜同学兴奋地表示。站在极具未来感与科技美学的雷军科技大楼前,同学们被它赋予的“技术为本、人文为魂”的时代精神所鼓舞。
在测绘学院参观
在数学与统计学院参加数学游戏
播种未来:让理想照进现实
夕阳西下,研学活动在珞珈山麓画上句点。四中带队领导杨恩健表示:“这次研学不是简单的参观,而是一次沉浸式教育实践。同学们既感受到顶尖学府的学术魅力,更在跨学科体验中明确了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据悉,襄阳四中与武汉大学已达成长期合作意向,未来将持续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特色研学项目,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搭建桥梁。
“今日在武大看到的、听到的、体验到的,都将成为我们追逐科技梦想的养分。”返程途中,刘宇宸同学在研学手册上写下这样的感悟。这场春日的珞珈之约,正为少年们的AI梦想注入新的力量。
报道:郑毅 图片:武汉大学、郑毅、杨恩健 初审:蒋华、张德平 终审:李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