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家书三、四

写在前面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在肆虐的病毒面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我们看到的是84岁的钟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院士逆行武汉的画面,身患渐冻症依然夜以继日战斗在抗疫一线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看到的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张旃的《与夫书》,看到的是剪掉自己一头长发的河北护士肖思孟,看到的是脸上被防护面罩勒出深深印痕的军人刘丽,更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中国人。在我们襄阳四中的大家庭中,也有这样一群人,用自己的身躯,扛起万重大山,他们逆流而上、主动担当、奋发作为,全身心投入这场立体战“疫”,他们是父母、子女、伴侣,只因职责所在,他们放下儿女情长,带着亲人的挂念冲上前线,亲言万语,化作一句,你辛苦了,请一定平安!从今天起我们将推出“疫”线家书系列,“我爸爸(妈妈、家人)的战‘疫’故事”,以这种方式,向平凡而伟大的医者致敬!

我的父亲是个英雄

襄阳四中   邱张勤昊

  在我心中,英雄要么是叱咤风云睥睨世界、百战百胜的将军,要么是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的烈士,或者是做了济世救民拯救世界的超人。这些人仿佛一个个传说,与我相隔着遥远的时空。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生活中也会出现一个英雄,而且他离我这么近。

3.jpg

2020年,新年临近,新冠却爆发,无数人陷入恐慌。当绝大多数人按照国家要求居家不乱跑便是做贡献时,有这样一群人,却闻“疫”而起,逆风飞翔,他们,便是坚守于一线的医护人员。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家都称这群医护人员为“英雄”,我的父亲也是其中一员,于是我看到了“英雄”的模样。

我看见了他的“敏感”。我的父亲是康复医院院长,出于职业敏感,早在1月初,武汉发生不明肺炎消息开始报道以后,他就加强了院区的消杀和探视管理。有些人觉得他太敏感,我也觉得他在杞人忧天。而他却坚定地说:“一定要做好准备。这里都是平均年龄75岁的老人,最脆弱的易感染人群。新病毒的特性我们了解的太少了,加强院区的消杀和探视管理肯定是没有错的。”人们都称李文亮是“吹哨人”,我觉得我的父亲也是。

我看见了他的“逆向思维”。元月20日,国家宣布新冠肺炎采用甲类传染病管理措施,他立即决定停止所有聚会活动,封闭院区。常规封闭隔离都视自己为清洁者,而他却偏偏要逆向思维,实施“反向隔离”,即视老人为清洁者,实行全封闭,视自己等员工为污染源,不允许参与和老人可能接触的服务。到目前为止,养老康复院区反向隔离区老人们,是零疑似,零确诊

我看见了他的“行动力”。随着市区疫情发展越来越严峻,为确保确诊和疑似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政府决定改造991医院襄城院区,指定他为负责人。于是,他用九天时间完成了改造施工。我看不见他在医院是如何忙碌,如何争分夺秒,我只知道,他每天晚上都要忙到凌晨。

我看见了他的“清醒”。当大家防护意识都增强了,都有了追求高标准高防护等级口罩的需求,他撰写《关于提倡使用12层以上棉纱口的建议》,他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去告诉大家,十二层以上棉纱口罩就能满足非人员密集和封闭场所的防控要求,大家要根据场所使用不同的口罩。包括他自己也不是身着防护服、口戴N95,他说非必要不使用,病区的防控物资要用在刀刃上。

我看见了他的“操心”。他不仅仅只是管好自己的“八亩地”,面对很多人居家隔离时欠缺相关知识受亲情等因素影响,隔离不够严格的情况,他立即撰写了《关于加强传染病源控制建议》建议征用使用率不高的宾馆和一些医院的闲置老院区等,把目前轻症感染者、无症状隐性感染者等大批传染源控制住,进行集中隔离观察,真正落实严格防控要求。

4.jpg

当我无数次为屏幕上医护人员奉献牺牲泪目时,我总想起我的父亲。人们都说医护人员是英雄,我觉得他也是。可是,当我用“英雄”一词来形容他时,他却说“守土有责,这不过是我的责任。每个人都尽好自己的职责,大概就不需要什么英雄了。”

说这话的时候,他平静而冷静。我觉得他说的对,可是,我还是觉得他是英雄。

 

做疫情路上的逆行者

高一(11)班  焦晟朔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中华大地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新冠疫情。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涌现出了无数无名英雄。他们不怕牺牲,勇做逆行者;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他们就是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们,而这其中就有我的爸爸、妈妈和小姨。

自从全国疫情发展以来,作为中共党员及谷城县疾控中心主要负责人、县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总指挥,爸爸便义无反顾地积极投身于防控第一线。他带头践行疾控工作者“科学防控疾病,赤诚守护健康”的使命,为迅速、高效、全面、规范处理疫情提供了坚实保障。

自从疫情发生后,我便很少能看见爸爸,单位便成了他的“家”,吃饭睡觉都在那个“家”。听爸爸的同事们说每天他们一起吃简单的盒饭,遇到临时有急事,等忙完再吃饭时,饭菜已经冰冷,但他好不在意,仍然继续工作。每天收齐各乡镇的疫情数据已是傍晚,所有病例数据的订正、校对经常持续到深夜。每天晚上,当我即将入睡,准备拉上窗帘时,仍然能看见爸爸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对全县各个乡镇的病例人数和密切接触者人数进行详细校对,确保全县疫情数据的准确无误,为全县疫情的防控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这些工作使他每晚最早11点半下班,最晚甚至到凌晨两三点。汇总整理完一天的数据后,又由于担心有紧急事务处理,他就直接待在本单位的值班室里休息,早晨一起来又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

2月5日凌晨,我的姥姥因突发脑出血在家中昏迷不醒。我们将姥姥送进医院,爸爸交代妈妈和姥爷照顾好姥姥后,又毅然决然返回到了工作的岗位。即便在姥姥做开颅手术期间,他也因正处于全县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而没有机会照看姥姥。舍小家,为大家,和同事们一起并肩作战。在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上,他没有一句怨言,勇于担当,冲锋在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负重前行,只为早日打赢这场疫情战,换来一片春暖花开。

1.jpg

(父亲肖劲松与辽宁支援谷城医疗队讨论制定全县抗疫防控措施)

我的母亲焦洁也是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的一名卫生监督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她就全力以赴投入到防控第一线,对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及留观点进行监督检查,守牢最后一道防线。我的小姨焦靓也在襄阳市中心医院东津院区为确诊病例患者进行医疗救护,勇敢冲锋在第一线,我为我的家人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6.jpg

(母亲焦洁在各乡镇卫生院监督检查卫生防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防疫工作者们肩负祖国重托,人民信任,走遍城乡查疫情,迎风浴火赴征程;团结奋斗众志成城,尽责尽善赤诚为民,向我们展示了疾控卫士至高无上的荣耀。同时,我们大家也要注意“少出门,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为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感谢防疫路上最美的逆行者。待到花开之时,春天来临,我们去武大看樱花,去东湖听鸟鸣。我们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加油!

非常时期,我为坚毅逆行在新冠肺炎防控一线的我的爸爸、妈妈、小姨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我一定会奋发读书,践行母校“做最好的自己,服务祖国和人民”的教育理念,将来成为国家栋梁,和爸爸妈妈小姨一样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勇敢前行!

2.jpg

(小姨焦靓在襄阳市中心医院东津院区为确诊病例患者进行医疗救护)

襄阳四中“疫”线家书“我爸爸(妈妈)战‘疫’故事”》系列将陆续跟大家见面!

来源:办公室  策划、报道:张德平 组稿:吴寒劲 审核:刘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