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劳动伴成长,居家实践提素养

                                       ——记襄阳四中2019级高一年级第一期劳动实践活动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203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襄阳四中一直以来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都非常重视“劳育”,坚持“五育并举”,力促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オ。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之时,襄阳四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教育教学,在“延期开学、如期开课、网上办公、线上教学”的工作布署下,学校统筹全校课程资源,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共同开发“德智体美劳”五育线上线下课程,不断丰富“空中课堂”课程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有保障、学习能力有发展、核心素养有提升。

在习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指导要求下,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我校高一年级结合本校实际,在疫情期间开展劳逸结合、强度适中的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第一期劳动实践课以“中国味”养“中国胃”为主题,号召全体同学在每周一次的劳动实践课期间,开展一期蒸馒头的活动,以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好习惯,体会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魅力,并享受劳动所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

一、查阅资料,感受美食背后的故事

我们要求学生在蒸馒头之前,要先在网上了解过年蒸馒头的故事。

据传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安定后方而进军西南,在横渡泸水时,因瘴气熏天,毒液漫流,过河士兵中体弱者多触水而死,军队难以挺进。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奠泸水的河神。诸葛亮面对此景心急如焚,但又于心不忍,思前想后,只好命士兵杀牛宰羊,包成面团,投入水中以供奉河神,降福惩魔,保佑生灵。

打那以后,这种面食就留传下来,并且传到北方。但是称为“蛮头”实在太吓人,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久而久之,馒头成了北方人的主食,蒸馒头也成为北方过年一个重要的习俗。

二、认真学习,掌握蒸馒头的基本步骤

我们要求学生认真查阅,做好蒸馒头的所有准备工作。

称量原料:按照比例称量面粉、酵母、水; 

酵母活化:把酵母溶在温水(30度左右)中,稍微放置几分钟,让酵母活化一下,发酵效果更好;

和面:边和面边将溶有酵母的水加入其中,直至达到“面团光、面盆光、手上光”的效果,一般和面时间为5-8分钟;

一次醒发:加盖放入温暖处发酵至体积变为2倍大即可,醒发时间大概为30-40分钟;

分割成型:取出面将表面和至内部平滑后,分割成若干个馒头生坯,再揉至成型; 

二次醒发:将成型的馒头生坯放入蒸笼中,醒发时间为30-40分钟; 

蒸制:将醒发好的馒头生坯蒸制25分钟左右即可;

出锅:蒸好后关火闷3分钟即可出锅。

三、成果分享,精彩纷呈

image.png

image.png

高一(9)班张圆媛同学,将自己的制作流程拍成相册,直观生动;高一(13)班黄冰睿同学打算用不同颜色的素菜为原料,制作出环保美观的不同颜色的馒头;高一(18)班朱思雨同学,编制了自己制作馒头的详细流程,以便总结经验、继续提高;高一(27)班同学,则在思考劳动带给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同学们根据不同情况,各自进行了独自创作,不同样式的馒头也表达出了同学们对美好生活的不同向往: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高一年级副主任朱磊老师,点评学生作品时说到:“同学们都很有想象力和创造性。有的同学蒸出了鱼形馒头,象征着吉祥如意;有的为爷爷奶奶蒸的桃形馒头,代表着长寿;苹果形馒头,意味着平安如意;鲶鱼馒头寓意“年年有余”;元宝馒头寓意为招财进宝;有的同学的馒头上点缀了几个大红枣,寓意来年家里五谷丰登;有的馒头上有点红,意味着红红火火;而那些做成刺猬、龙等形状的馒头,据说是“圣虫”的一种,常取“剩”、“升”之意寓意来年粮食有剩余,日子步步高升......

四、实践感悟:我的孩子,真的长大了

很多家长在第一次吃到自己孩子蒸的馒头时,感慨万千,没想到平时任性、挑食,看起来什么都不会的孩子,竟然也能蒸出这么好吃的馒头,孩子爱上了馒头,也爱上了中国的传统食物。家长朋友们也在朋友圈中感慨“自己的孩子真的长大了”、“第一次,吃到孩子蒸的馒头,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image.png

高一年级主任朱天斌老师指出:“此次活动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劳动的观念、良好的日常劳动习惯,热爱劳动的精神。通过抗疫时期的居家劳动实践,学生们可以更加体会到居家劳动对个人身体健康和能力提升、对家庭生活和谐、对社会稳定发展的独特价值,树立起‘居家有责任’、‘居家生感悟’、‘居家能学习’‘居家有实践’、‘居家亦成长’的观念,并形成劳动的家庭环境的动力定型机制。”

此次“中国味”养“中国胃”劳动实践课取得圆满成功!活动充分发挥了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劳动素养。同学们在热气腾腾的蒸馒头过程中,体验到火热的生活带来的幸福感,在简单快乐的劳动中与父母一起体会琐碎生活里的勤劳,细致,在疫情来袭的日子里,与家人一起感受抱团取暖的亲情和感动。

 

 


来源:学生工作处团委、高一年级    报道:朱磊  方笑宇    审核:刘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