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四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落下帷幕。一年一度的教学基本功大赛是全国高中英语教学战线的一项教学培训和研讨盛会,是全国外语界极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赛事之一,对国内外语教学具有前瞻性和导向性,在业界影响巨大。在来自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多名选手激烈竞赛中,我校青年教师黄心怡老师以出色的表现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优秀课展评现场实录课评比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在湖北省教科院扈华唯老师,襄阳市教研室吴襄华老师,襄阳四中英语教研室樊文丽老师和李辉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襄阳四中英语教研组共同帮助下,黄心怡老师在比赛过程中认真研究新课标,深度钻研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深挖教材设计课堂教学。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前提下创造性地采用旧教材上新课,开发出一堂以读促写课,探讨如何用英语介绍一个多元文化城市或国家,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进行深度学习。
黄心怡老师课堂风采
黄心怡老师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们进行了一次“人与社会”主题意义的探究。黄老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深度解读文本文体,利用“体裁教学法”解析文章体裁和结构,并探讨文章背后的文化内涵,而后创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语言输出自然而真实地发生,以读促写。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链和思维导图等形式为学生构建“思维活动网”。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增强推理概括和写作技能,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很好地引导了学生的知识迁移和思维品质的提升,把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一个教学情境中。
课堂教学中,黄心怡老师教态自然大方、有亲和力;英语口语地道流利,抑扬顿挫且富有感染力;教学语言清晰精炼、自然流畅;课堂设计新颖独特,层层深入;师生和生生互动热烈,高效务实,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带领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语言,圆满完成了课堂任务。通过“导-思-议-展-评-练”将传统的“被动式接受”学习转向“主动创造性”的新型课堂。这也体现出了襄阳四中英语教研组一直以来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懈研究和探讨。
襄阳四中英语教研组始终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先后涌现出一大批教学扎实、成就丰硕的的青年教师,为襄阳市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这次黄心怡老师在这个全国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比赛中能够摘得殊荣,充分展现了英语组青年教师们的勇于探索、不断钻研教法的敬业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我校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组织引领力。
襄阳四中历来注重教师专业培养,扎实探索高效课堂。校内经常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优质课比赛”等优秀课展示交流活动;校外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交流比武和研讨学习,认真探索多样的课堂模式,针对不同课型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学校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和中青年名师的引领作用,完善培养机制,积极鼓励老师们参与襄阳市搭建的“四中名师——隆中名师——襄派教育家”中小学梯级名师培养工程,进而成长为“湖北名师”、“特级教师”,在高中教育教学中不断发光发热,服务全社会和人民!
黄心怡老师简介:
黄心怡,女,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现任高二年级英语教师,备课组长,全国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得主,教育部“部级优课”获得者,湖北好课堂比赛“一等奖”,襄阳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襄阳四中名师”,“卓越团队”教师,襄阳市师德演讲比赛“一等奖”得主。任班主任期间,教授班级夺得“模范班集体”荣誉。长期承担特奥班教学工作,指导学生两次夺得湖北省高考英语科状元,教授学生13人被清华北大录取,指导学生多人获得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教学之外也潜心教研,主编襄阳四中校本教材和教辅资料,多次承担全国联考命题工作,在省市教研活动中发言并教授展示课,参与省级重点课题研究,多次在全国和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
黄心怡老师生活照
获奖感言:
能够同全国最优秀的高中英语教师一道比武,参加教师基本功大赛,向全国的英语教育专家展示四中教师形象,并最终能收获“一等奖”,荣幸之至!回顾为比赛做准备的日日夜夜,感慨良多,我想从四个方面主要谈一谈。
第一,立足课堂,脚踏实地,方能站稳三尺讲台。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下,我们不断学习新课标新理论新方法,研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一线教师,我更关注的是其如何在真实课堂落地,而这正是我这堂课备课之初的目标。我的认识是,新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一定有其更高的实践价值,参与比赛只是一种形式,我要让它真正为我今后的教学服务。比赛中我尝试了用旧教材选上新课,希望啃硬骨头的过程能够指导自己今后的教学。过程虽然很艰辛,后来这份努力获得各位专家的肯定,也让自己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那份执着。
第二,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研无止境。一堂精彩的课堂看似短短四十分钟,实际源自于前期的大量积累。正如本堂课的教学材料,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已为三轮的学生生教授过,可是每一次我都会试图用更新更好的方式去诠释,试图探究出更好的授课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一周一周的集体研讨,一日一日地扎实备课,一篇一篇的全新设计,一张一张的教学反思都让我对于课堂教学的思路更加清晰,更让我认识到教学研究是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第三,优秀的选手背后是一个优秀的团队,个人荣辱与学校紧密相连。我的成绩,来自于襄阳四中校领导从始至终对于教育教学的高度重视,收获于我背后襄阳四中英语组强大的教研团队,得益于襄阳市和湖北省高中英语的各位教学专家们的指导。他们是支撑我登高望远的巨人肩膀,是帮助我撬动全国一等奖的强大支点。同时,这个成绩,也离不开襄阳四中老师们同学们的支持和爱护。四中优秀的教师队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向我诠释着如何去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四中卓越的同学们时时激励我要教学相长不断突破自我,让我明确自己应该不断努力的方向。最重要的是,我立足于襄阳四中这样一个优秀的平台,她为我创造了学习的机会,进步的空间,提升的动力,无畏的勇气。
第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应与时俱进,以开阔的视野直面挑战与辉煌。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教学洗礼,我学习探究了先进的教学理论,收到了全国英语教育教学专家的指导,让我对于教育教研有了更深刻地认识。这种认识,慢慢内化在了我自己的教学中后,我惊喜地看到了学生学习能力的转变,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我明确了先进的教学理论不仅需要我们学习的,更需要我们实践,我想这大概是我这次比赛最大的收获了。作为青年教师,我们不仅要向优秀的前辈学习看齐,也要不断更新最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更开阔的视野迎接挑战。让自己与时俱进,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接过前辈手中的大旗,创造我们这代人的辉煌,为国家的教育大计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来源:英语教研室 报道:李辉、张德平 审核:刘明国